新闻 > 产业要闻 > 陶教授代言网游 网游代言“狼来了”?

陶教授代言网游 网游代言“狼来了”?

发布时间:10-04-13 07:14 来源:52pk整理 作者:

陶宏开代言网游引发思考: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健康游戏?

那么,陶宏开本人对于健康网游的概念又是什么呢?首先,网游不能影响学生的成绩;其次,网游还要有教育意义;最后,不能有血腥、暴力和色情的内容。

“可以把防范火灾,地震救护等知识融入到网游当中去”,陶宏开建议,这样青少年既可以玩到网游,又可以学到知识。 事实上,陶宏开的观点,小编无法驳斥,因为说的在情在理。但是奇怪的是,小编在打下这几行字的时候,心里不禁产生个想法:要是照陶宏开这个要求,不知我们会玩到什么样的游戏?而全国的游戏厂商还有没有饭吃?

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没人玩

提到游戏的教育意义,这里老调重弹,提一下前几年的一个游戏叫《学雷锋》。小编看过一篇报道,上面说:“工作人员略带遗憾地说:“玩游戏的人是有,寒暑假时小朋友来得最多。不过,他们基本都只为游戏,特地来学习雷锋精神的倒从来没遇到过。” 这位工作人员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,你这个游戏就是要教人学雷锋。也就是说,这个游戏可以教育那些不知道雷锋精神的小朋友:要做好事。小朋友要是玩之前就知道要学雷锋做好事,那你设计这个游戏还有什么作用?

雷锋路上学雷锋,小朋友们不买账。

这个事情往后的发展恐怕更加让人尴尬,“整个游戏没有悬念,也没有冲突,一点都不好玩。只有低幼年龄、没有接触过游戏机的儿童才会玩,年龄大点的孩子往往不屑一顾。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这反映了游戏的本质:首要的是好玩。如果没有这个核心,那这个就不能叫游戏,应该叫教科书。我们一直说游戏要寓教于乐,如果非要把五讲四美搬到里面,照本宣科,你不读完就不过关,那这个游戏谁爱玩,谁就是自虐了。倒不是说咱们青少年不爱受教育,但玩游戏先得有的“玩”才行,连“乐”都没有,如何“寓教”于其中?

其实教育意义不在于表现形式,而在于表现手法。纯教育意义的电影连纪录片都算不上,而好电影的娱乐性从来都不差。游戏,首先只需要像一个游戏即可,只要游戏做得好,再加入点教育意义就会有人看了。而且,我们那么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制,也应该反思一下,何必非让游戏去担当如此大任呢?

TAG标签:
关注52PK微信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:love52pk 关注“52PK游戏网

第一时间获取最火游戏激活码 最有趣游戏资讯

关闭